县域电商成功决策的10 个关键点
| 招商动态 |2016-05-14
山雨欲来风满楼。2015年,中央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涉农电子商务扶持政策,让县域电商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:2015年5月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》;同年9月,商务部、农业部等19个部委联合发布《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》……这些政策的背后,是我国社会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,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引擎,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基础单元,县域经济与电子商务的“邂逅”尤为引人关注。那么,县域电商怎么看?如何做出有效决策呢?这里将《互联网+县域:一本书读懂县域电商》中讲到的县域电商运作经验延展开来,分享10个成功决策的关键点。
1.人和>区位+资源
1)要做电子商务,没有区位优势没有关系,没有资源优势也没有关系。最重要的就是人和!人和差异大是什么意思呢?三层意思:当地政府班子要对电子商务发展形成高度重视,如果班子里有异样声音,书记不同意,县市长干不成这个事,县市长同意了,但是下面的副县市长积极性不高也肯定会打折扣,下面的局长不在状态没有人干活,都是问题。所以,没有资源可以制造资源。越是偏远的地方越是需要做电子商务,贫困的地区越要借此后发赶超。从这一轮县域电商的发展来看,电子商务发展好的,大部分是国家级贫困县,或者是偏远地区。所以,区位优势有多少不重要,资源优势强不强也不重要,优势不明显,但是照样能走出来。比如通榆的杂粮杂豆不是好网货,我们就找对策,变卖单品为卖套餐,变卖产品为卖服务。这个时代只有想不到的事情,没有做不到的,就是大农业区域也有大农业区域的做法,至少大部分农产品的品质稳定、产量多,要多少有多少。2)政府与服务商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,彼此之间要高度信任。很多政府拿着有色眼镜考量服务商。既然县域政府选择了一个服务商,那么就一定要相信它。尤其是如果这个服务商来自外地,那么一开始肯定不会做得那么顺,很多活也不会做得那么如意,没有人能完全如意。政府一定要多给予谅解,多点宽容,多点帮扶。3)一定要把本地最有情怀的草根创业者挖出来,尤其是本地那些对家乡有情怀又有办法的人,不管是农民工创业,还是大学生创业,都要大胆地把这些草根创业者典型树立起来,给荣誉、给政策。这也是人和的一部分。这是一个草根时代,这个时代只有草根才更有说服力。
2.速度比稳妥与完善更重要
一定要快,做电子商务快比慢好,唯快不破。如果不快,一定会失去这一轮机会。县域电商是有红利期的。红利期过了,以后就不好搞了,因为上台也分不到红利,平台电商的红利是有限的,政策红利也是要见顶的,商业模式的红利永远就只有那几家。电子商务的模式和技术一日千里,天天在发生变化。电子商务没有稳妥的事、没有完善的事,边干边完善。
3.模式选择,立足本地,走自己的路
遂昌也好,丽水也好,通榆也好,所有的模式都不足以让其成为你们所要学的对象,要做就是自己的模式,千县千面,一定要走自己的路。
4.在利益和责任的冲突中,选择信任
人与人之间特别是政企之间本来很难形成信任,所以信任能够成为动力。
5.在销售额与利润率的追求中,优先选择了“影响力”
在电子商务启动点,尤其是前一年,影响力更重要,如果能形成影响力没有销售额不重要,亏一点也不重要。这就印证了刚才所说的先营地域,再卖产品。
6.在财政支持和政策配套的讨论中,选择了组织保障
最大程度地发挥干部的积极性,突破部门局限和制约。今天做电子商务,如果找的服务商是外地的,没有组织上保障,则不可能成功。政府领导要能预判到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,帮服务商扫清所有的障碍。
7.在“网店”和“渠道”的发展过程中,转型做“服务商”
现在形势已经变了,当时做通榆的时候,很多的人都是开网店。到2013年年底,我们意识到,综合服务比产品更重要,综合服务优先于产品销售。包括行动计划、培训、文创等,都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,这个基础要夯实,卖多少货不重要,因为货今天卖得好,不等于明天也卖得好。而基础综合服务很重要,涉及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方方面面,要把它夯实。
8.全网发展才能更好地做好淘宝
网店要开,必须形成规模集群效益,必须要有一定的影响力,只有更多的人开网店、更多的人卖货,才能卖出影响、卖出规模,决不是一两家龙头企业就能解决的,要坚持全网发展。在农产品领域里面,有些渠道很有价值,要单独去研究,比如餐饮的B2B,像海底捞投资的B2B,一个海底捞做进去肯定一个单品就给解决了;再比如幸福9 号,国内最大的老年人O2O 机构。我们在其800 家社区店,仅仅42 天就卖了741 吨大米,如果是4000 家店面同时卖,全年在幸福9 号一个渠道就可以卖50000 吨大米,相当于一家上规模的深加工企业。渠道不一样,要研究渠道,根据产品规划不同的渠道,全网发展。但是淘宝一定要用好,淘宝做规模、做影响、做品牌,在面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通路。
9.在“轻资产”和“重资产”的争论中,选择了“建立形象”
电子商务企业一定是轻资产。从传统观念上讲,过去招商引资,政府看重的是投入力度、有多少税收、能解决多少人就业,这是过去考量的数据。
10.在“适度”与“急进”的十字路口,选择了“主旋律”
政府总是怕宣传过了头,眼前互联网+ 怎么宣传都不为过,赶紧趁现在这个时机能宣传就宣传,做规划马上推出来某市某县互联网+ 行动计划。做培训也可以包装出一个概念来,农产品要有配套的故事。尤其是要讲好人的故事,特别是本地草根创业者,要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手段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