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城招商引资新政落地指南
| 招商引资政策 |2025-06-09
内容概要
白城市最新发布的招商引资战略框架,以制度创新驱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。该政策体系围绕产业扶持三维度构建:在要素供给端,通过差异化土地使用年限与阶梯式税率调节机制,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招商政策基础架构;在资本流动层面,推出跨境本外币双向资金池管理方案,配套离岸贸易结算便利化通道,强化国际商务资源配置能力。针对重点发展的智能制造与绿色能源领域,设立专项产业政策工具箱,包含技术转化加速基金与首台(套)装备采购补贴。同步推进的还有高端人才"双聘制"试点,允许科研人员在企事业机构间柔性流动,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。这一政策矩阵通过多维度制度供给,旨在构建要素齐备、功能完善的新型产业承载平台。
白城招商引资税收用地保障
白城在深化招商引资战略进程中,构建了多维度税收激励框架与土地资源配置体系。针对符合《白城重点发展产业目录》的企业,实施增值税增量留抵返还比例提升至90%,企业所得税"三免三减半"政策适用范围扩展至新能源、智能制造等六大核心领域。产业扶持专项方案首创"用地弹性年限"制度,对固定资产投资超5亿元的项目,可申请30年土地使用权分期缴纳方案,前五年租金减免幅度达60%。
建议投资主体优先完成产业链关联性评估,结合《白城产业空间布局规划(2024-2030)》申报用地需求,以激活"财税-土地"政策叠加效应。
在土地集约化利用层面,招商政策明确规定:入驻省级开发区的企业若单位面积产值突破2000万元/亩,可额外获得土地出让价款15%的财政补贴。同时,产业政策创新性引入"用地绩效承诺制",允许企业通过承诺亩均税收、就业带动等指标,先行获取50%规划用地指标用于建设启动。该机制有效化解了传统土地审批流程与项目落地时效性之间的矛盾,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提供"先建后验"的快速通道。
跨境金融与园区建设政策
白城通过构建招商引资战略与产业扶持体系协同机制,创新性推出跨境资本流动便利化方案。依托中俄跨境合作示范区载体,试点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管理,允许外资企业通过招商政策框架内设立的离岸账户完成跨境结算,同时引入区块链技术优化贸易融资流程,有效降低汇率波动风险。在园区建设维度,产业政策明确划定国际标准厂房集群区域,配套建设智慧物流枢纽及保税研发中心,为高端制造项目提供全要素支撑。值得注意的是,政府同步推进金融监管沙盒试验,针对重点领域开放全口径跨境融资额度,并设立专项产业基金规模达20亿元,定向支持绿色债券发行与供应链金融创新。此类制度设计不仅强化了涉外资本吸附能力,更通过"跨境金融+园区生态"双轮驱动模式,重构区域价值链布局。
研发创新奖励及人才服务
白城市在强化招商引资战略框架下,系统性构建创新驱动型产业生态。针对高新技术研发主体,设立阶梯式专项补贴制度,对取得突破性技术成果的企业实施最高500万元奖励,同步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通道,有效缓解研发资金压力。产业扶持政策特别设立"瞪羚企业培育计划",对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8%的科技型企业,给予企业所得税增量返还30%的定向优惠。
涉外人才服务体系实施"双轨并行"机制,一方面通过招商政策开辟外籍专家工作许可"即报即审"通道,配套国际社区与双语教育资源配置;另一方面依托职业院校建立定制化技能培训基地,年输送专业技术人才逾2000人。值得注意的是,产业政策创新性地引入"研发成果转化收益分成"模式,允许科研团队通过技术入股方式参与企业分红,此举显著提升创新要素集聚效能。
